对当下NAS最佳形态的看法
status
Published
date
Mar 1, 2025
slug
thoughts-of-nas
tags
Article
summary
我对AI时代下NAS产品的期待
type
Post
今天无所事事刷微博的时候,刷到恶爷在微博发的《关于小米做NAS的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》,引发了我对NAS产品功能定义的思考。
毋庸置疑,储存、外网访问等只是NAS最基础的功能,对于在「AI元年」以及在小米人车家生态互联的背景下的Next-Gen NAS来说,「数据被储存之后用户要拿来要干什么才是重点。聪明的整理、方便的浏览、快速的分享,才是储存后的主要需求。」
恶爷在文章里提到了几点对NAS功能的期望,我也照版住碗,分享一下对NAS的期待。
AI相关功能
- 最基本的,基于端侧算力实现视觉文件的识别分类,用自然语言对照片/视频进行精确查找;
- 手机相机编辑功能里的AI去物、AI调色(支持批量处理)
- 对于文档类照片自动完成裁切&矫正优化,在端侧完成文档类图片的OCR;
- 对于本地部署LLM,个人认为目前实用性极低,运行效率也非常糟糕。但还是有必要预留一定的性能冗余应对日后的AI本地部署。
视频相关
- 支持将体积较大的视频文件相对无损转换成HEVC等更高效的编码格式储存,减少空间占用
- 或是对于在线播放视频的场景,相对实时地将视频文件转换成更网络友好VP9之类的格式,减少网络带宽占用
智能家居相关
- 深度定制一下Home Assistance,将界面换套皮,做成米家NAS拓展版。通过HA“强兼”其它品牌的iot生态,打通品牌壁垒。这也符合小米最近兼容Apple生态的战略方向。
- 与小米手机深度融合,将NAS做成小米手机的“外置TF卡“。将NAS的存储空间映射到手机的文件目录中,像读写本地文件一样读写NAS的文件。包括直接在手机相册索引NAS的照片、在社交软件分享NAS内的照片,自动上传手机拍摄的照片,并在一定期限后删除已备份的本地文件。
- 当然NAS应完全兼容并扩展米家本地网关的所有功能,成为家庭智能设备的核心枢纽。
硬件配置
- 文章中提到可以用NVIDIA的智驾芯片作为NAS的处理器,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想法。
非常同意原文的这些观点:
- 低功耗高AI算力。比如AGX Orin可以在40W给到200TOPS的性能,Orin NX甚至能在25W就给到157TOPS,这个能效比甚至高于40系游戏显卡刚好落在NAS的合理整机功耗内。
- 低门槛的个人AI部署。AGX Orin有32GB和64GB的版本,虽然只是LPDDR5,但是有200GB/s的带宽,部署小参数模型对于个人还是完全可用的,不需要再去淘大显存的显卡,每个人都可以在较新的芯片上上手玩一玩Deepseek了。
- 恰到好处的CPU性能。8到12核的A78E对于NAS这样的轻系统来说非常足够,而重CPU性能的现代处理器比如最新的AMD AI 300或者Intel Lunar Lake的NPU的性能只是差强人意,NPU TOPS还不如手机上的骁龙8E,过剩的CPU和GPU性能在NAS上无法发挥却加重了散热困难。
- 图像处理能力的完美契合。本身智驾芯片就要处理多路高速视频和图像,视频的编解码能力是远超普通消费级SoC的,这个能力完美契合了NAS这个家庭影音库对于摄录素材的并行处理需求。
- 上层应用和底层开发工具非常完备。图像和视频处理这类计算视觉的硬件能力对于NV是强项,基于自己成熟的上层软件生态而霸榜多年的Adobe也支持CUDA加速。
- 供应链完备。在Thor到来后,Orin系列的芯片或有大量的产能,供货上不会有问题,而小米可以说是所有做NAS的团队中唯一一个有NV智驾芯片供应体系的;如果小米也和小鹏一样准备了可升级的架构,那这几十万OrinX可是有更好的去处了。
- 做一个HDMI输出接口,可长期连接电视作电视盒子使用。播放预先下载好的视频资源也不用再走SMB网络协议传输到电视。
做好现有NAS的基本功能的同时,流畅的跨端融合体验与实用的端侧AI应用,更应成为AI时代下连接人、车、家的家庭AI中心的核心关注点。
(很长时间没写作,发现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退化的迹象,故本文的部分遣词和编排经AI润色,以更好地表达我的观点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