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过了17年

date
Oct 1, 2024
slug
dear-adult
status
Published
tags
Article
summary
这是18岁生日前的一些想法,也是入读大学以后的第一篇「碎碎念」。思绪良多,行文逻辑可能不尽人意,请你我见谅。
type
Post
这是18岁生日前的一些想法,也是入读大学以后的第一篇「碎碎念」。思绪良多,行文逻辑可能不尽人意,请你我见谅。

意想不到的「多米骨诺牌」

开学到现在,一些发生在我身边的事都比预期更顺。「顺」的源头来自于报道后第二天头铁地参加了了军训宣传组的面试。不长的面试准备时间,超常的面试发挥,友善的三位负责人、极好的同事推动了我开学后一个月时间的多米骨诺牌,在试错成本最低的时间让我有了一群算得上朋友的同学,也为将来一段时间的学生工作铺平了道路。
你们真的很好。

面具一层一层地被撕破

但大学的主线并不是这么顺畅。开学前读到的一篇大学生涯指导文章中提到以下观点:
上手一个新的领域,常常伴随一段自信心逐渐崩塌,然后逐步重建的过程。类似网友误传的“邓宁·克鲁格效应”曲线的模型。Source
notion image
我在大学的第一个小高峰(愚昧山峰)居然在开学半个月的时间就经过了。
虽然我用「居然」来形容这个自我内观,但其实自己早就意料到了,也符合客观事实。
第一个具象化的体现是英语分级考试。诚然,英语一直以来都不是我的强项,十年来英语一直都是在苟且偷生,四校英语922分真的只是一个意外。
虽说对三四级不抱有任何幻想,但相当一部分的周围人都是二级起跳,我的结果老实说真不好接受。
一级的英语课固然很水,但在课堂讨论的环节,我是一点也体现不出「被分到一级是个意外」的感觉,像个哑巴一样。
「嘶」
第一节高数课主要讲衔接的知识内容,舍友都在嫌弃老师讲课水。偶然问到我的感受,还在数学的蒙圈里没走出来的我以为问我对刚刚学的知识的感受。我正常发挥,虚情假意、带有掩盖性质地说了句:「还行」。
后面的几节高数课真的完全是蒙圈的状态。如果这样下去,真的不敢想11月会发生什么。该行动了,傻子。
「嘶」
甚至以为会良性发展的社交关系,也随着活动的结束而渐淡。当然也随着下一场活动的开始偶然间变得熟络。似乎是昙花一现,但不希望是。
怎么会这么高傲呢?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癖好?
老是带着面具不闷嘛?哈哈哈傻子。
怎么还是经常逃避对上的对话,你知道冷场是大忌吗?
怎么还是在缺乏引导的半熟社交中,活得像个NPC?别人会以为你是傻子。
还是只会以尬笑应付各种拿捏不了的对话? 这显得很蠢。
不懂得把握来自E人的自来熟。
所有的对话似乎只能发生在业务交流上。你真是一个不错的工作伙伴呢!
E人先享受世界,但I人也没有罪。不是说非得「变格」,但总该要朝着更理想的方向去发展。
「嘶嘶」
班级的社交几乎为0,虽说在我的人生哲学里,偏颇地认为无意义的社交或是与「烂人」(禁止断章取义,禁止随意联想)社会获益不大。但是你还是略微有点太高傲了。要知道你没有一点底气。
机会当然还有,但再好的硬盘,读写寿命也是有限的。

写到这发现有点本末倒置,U是来学习的,那就拉回故事主线吧。
第三周已经有崩盘的迹象:
高数上课基本蒙圈,自己课外又没认真下功夫找补;
课框里的C++不会又不开始学,谜之自信;
CS50等一系列之前准备学的overview课程,进度极其缓慢;
跨界的书看不入脑,每天像一台碎片信息的回收站一样,在各个资讯平台来回跳转。知识内化率为0,当然输出也是0。
Vlog,Blog。

坏了的人

你还是会陷入选择的焦虑当中。去不去?回不回?报不报?参加不参加?选哪件?
不知道,一时半会也决定不下来,半天就这样过去了。
我也试图主观地总结过原因:
1.意志不坚定;
2.没底气,各方面的。
当然,「钝一点」也不是一无是处,还是带来了一些正向反馈。比如我特别擅长搭建精品。
一切的拧巴、体态、表情,我认为都归因于底气的缺失。
「腹有诗书气自华」是我少有完全认同且经过多次身边实例佐证的格言。
还是不太会大方接受别人的赞美与好意。这其实是抗拒与别人展开更紧密的关系的表现,不希望欠下人情债。当然这与我过往社交缺位与的经历与怅恍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。
我会认为这只是一种性格,并不是一种错误。但我觉得可以在保持「风骨」的基础上,尝试靠近更适合所在环境的处理方式,换句话说就是尝试学着更近人情,感受下寒冬里的温暖,但绝不是逼迫自己「变格」。
 

他们说:「好朋友就是这样的啊」

只有7度的夜晚,来自一群特别好的同学朋友的温情尝试与冷风作对。
只不过人生第一次还是这么的局促、拧巴,还是那么像个NPC,还是那么的丑。
在此之前没感受过的温暖。
今天晚上的星星特别明亮。
真的很好。
朋友的定义是什么?怎样才算好朋友?
寒风中的真心话挑战我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,我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。缓过来以后发现我其实有一个很模糊的答案:
repo,互相帮助,长期,都主动……
不知道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,我主观地觉得多少有点,起码在我看来。看来得适当降低标准,哈哈。

我最近真的「淡」到一个极点,这篇碎碎念说实话并不能同设想一样在我身上产生情感激荡,似乎也没有继续写的必要了。还是没搞懂为什么变得这么淡,还是不太会感受与发散热量,可以试着改变。
根据以往的碎碎念惯例,象征性地写点结论:
  • 坚信「腹有诗书气自华」,不断武装自己,多学习多内化
  • 物本人文两手抓

这篇碎碎念的时间空间跨度有点大,当下正在经历的事不同,心态情绪差异较大,流畅性逻辑性可能非常紊乱。但还是想在白泽手记这片自留地上公开发表,作为阶段性的记录,也作为不断变好的路上的里程碑。
notion image
 

© whitezaak 2024 - 2025

RSS